曝光了光伏“领跑者计划”, 非“技术控制”公司,如阿特斯或落后

02-14 11:35


01 门槛又高了


据业内人士透露,近期将公布相关光伏产业提质增效的行动计划。


这个被业界称为“这个” “领导计划”的政策,一大看点就是淘汰落后的产能。也就是说,从目前1300Gw的产能来看,淘汰150Gw。、限定150Gw、整合150Gw,总共450Gw的“落后”产能将被“处理”。


另外,提倡央企采购高效部件也是该方案的另一个关键内容。特别是沙漠、戈壁等大基础 对于土地工程,将要求组件的最低效率值。根据目前的消息,部件转换效率的门槛将在22.3%左右,具体值仍在讨论和确定中。


虽然“前五大零部件公司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45%提高到65%”的谣言已经被证伪,但这一政策鼓励的高效技术迭代的“硬核”多样化将进一步加剧出货集中的趋势。


可以预见,“领跑者计划”发布后,晶科能源(6882233)等在TOPCon领域继续做R&D投资和产品迭代的公司。.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待大厂,颇有好处。


二、三线部件厂依靠地方政府支持订单,由于差异化优势不明显,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


而且长期依赖国外市场,技术投入相对较弱的光伏企业,如阿特斯(68847272.SH)等等,正处在新一轮淘汰赛的十字路口。


例 例如,从2020年到2024年上半年,阿特斯的R&D费用占收入的1%-2%,远低于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最后几家巨头的R&D投资几乎每年都在5%以上。



02 更高级的“卷”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提高光伏产业质量和效率的行动计划似乎有点“鸡肋”——即使没有这个政策,落后的产能自然会被充分社会竞争的光伏产业自然淘汰。即使是先进的产能,目前也足够了。


笔者从这一政策导向推断,高层可能认为,由于内卷难以避免,宁愿让光伏产业在更高的维度上“卷”起来。


过去光伏的“卷”,尤其是topcon,主要是各行各业的资本依靠强大的实力,不断“复制粘贴”产能,热衷于赚快钱。


单纯的拷贝,站在资本上的一方可以在短时间内赚到快钱,但是同样会被更大、更多驱动的资本反噬。


大规模、跑马圈地所获得的增长收益,在自身、产业、国家都是火中取栗。


在“快钱”之路行不通的情况下,创造“慢钱”的价值,就依赖于“硬核”的多元化。


对光伏技术迭代创新的差异化诉诸,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笔者从业内了解到,TOPCon组件的效率在过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今年就像BC和HJT一样,所有厂商都会竞争。


从“卷资本”到“卷资本”技术,再到“专利对决”。资本实力雄厚的巨头继续深耕,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堡垒,进一步拉大光伏内部差距,直接体现在出货量上。


自律协会公约成立以来,光伏出货量有集中在头部的趋势。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分化每年都在上演,第一梯队的分化也在加剧。


以前,不小心掉队的光伏企业,靠布局新技术路线或可以一举扭转局面。而且现在各大厂商不管在TOPCon,HJT,无论是BC还是钙钛矿,都有丰富的技术储备。


像阿特斯这样主要依靠“地理位置”的光伏企业,如果仍然忽视技术投入和专利积累,一旦落后,后续很难有机会弯道超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Green”,作者:鸿禧,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