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COM告别上一代高管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李彦
又有一位京东“老人”离职。
最近,据多家媒体报道,京东健康首席执行官辛利军已经正式离开京东集团。
辛利军于2012年加入JD.COM,担任JD.COM健康CEO。、京东零售CEO、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等职务。在JD.COM工作12年后,他主导了JD.COM健康的组织结构建设,并推动公司在2020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市值一度超过阿里健康。
辛利军离开JD.COM已经很久了。近年来,他逐渐辞职。2022年8月,他不再担任JD.COM健康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2023年12月,他辞去了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的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月6日,JD.COM集团的两位副总裁包勇军和沈伟伟都辞职了,他们都在JD.COM工作了近十年。2024年7月,包勇军原本负责的JD.COM零售智能平台被移交给蚂蚁集团的一名高管,而沈伟伟原本负责的生态业务中心被移交给了尚鑫。
在过去的十年里,JD.COM两次经历了高管的“离职潮”。其中有很多核心骨干陪伴JD.COM从创业团队走向电商巨头。
JD.COM在激烈的行业斗争中无法留下“老人”。
不断离开的京东“老人”
对京东近十年离职的33位核心高管进行了梳理,发现京东的离职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14-2017年。当时,JD.COM与阿里的商业竞争非常激烈。2014年5月,JD.COM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资金17.8亿美元。同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创下全球最大IPO记录(募集资金250亿美元)。
在双11大促销节点,JD.COM通过“低价” “物流”战略,试图从阿里抢占市场份额。并且凭借自建物流系统(如“211限时达”)加强客户体验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阶段之前,JD.COM商业地图的底层结构已经开始显示模型:时任JD.COM高级副总裁的张立民打造了JD.COM的211限时达;JD.COM智能集团(NSNG)刚刚成立,那昕成为第一任副总裁;京东已经经历了几次技术事故,在JD.COMCTO李大学领导的技术团队下,系统的日均承载订单量得到了拓宽;赵国栋已将网银网上卖给JD.COM,并参与了JD.COM金融的初步建设;沈皓瑜协助JD.COM商城建立了包括仓库、匹配和客户在内的运营体系。...
然而,随着与阿里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刘强东也需要更多与时俱进的“兄弟”。因此,上述四人相继离开JD.COM,寻找更多的“工作追求”。
第2阶段为2019-2021年。2018年,拼多多通过社会裂变的商业模式迅速吸引了大量下沉市场的客户。年活跃客户数量达到4.185亿,超过JD.COM3.053亿,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与此同时,现阶段JD.COM的年活跃用户增长持续放缓。
2019年初,JD.COM宣布,今年将淘汰10%以上副总裁级别的高管。在整个集团方面,JD.COM的裁员规模也超过了1万人。JD.COM内部的一封邮件提到,JD.COM将淘汰三类人:不能奋斗的人、不能工作的人和性价比低的人。
或者受此影响,一个月之内,包括张晨、蓝烨、隆雨在内的多位高管纷纷辞职,分别是当时JD.COM技术、营销、人力三大后方业务的骨干。
在2019年瑞士举办的达沃斯活动中,徐雷、陈生强、王振辉作为其三大业务负责人集体亮相,徐、陈、王在JD.COM内部形成了管理梯队。然而,2021年,陈生强和王振辉都辞职了。
2021年也是JD.COM核心骨干集体出走的一年。今年,JD.COM的股价从每股91.23美元的最高水平一路下跌,再也没有恢复到这个价值。今年离开JD.COM的许凌、JD.COM3C业务的核心人物胡胜利、王振辉、肖军,以及JD.COM集团首个CFO。COM物流系统的基础。、陈生强,一手做大京东数科。
JD.COM没有阿里的18罗汉和腾讯的五只老虎,更多的是刘强东白手起家的故事。因此,JD.COM的高管主要分为两类:刘强东从外部挖掘的“空降兵”人才和从内部培养的“直属管培生”。然而,在JD.COM的头20年里,拥有高质量简历的“空降兵”一直是驱动集团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多数高管,如隆雨、许凌和李大学,都属于这个范围。
培养一个高管并不容易。在外部公司的优秀简历一直是职业经理人的徽章。然而,仍然很容易培养出一个更具“京东味”的中层阶级。在JD.COM的培训体系下,一批管培生开始担任重要职务,如曾任京东物流首席执行官余睿、现任JD.COM首席人力资源官的张邈。
第三波离职潮:离开的人更“老”
自2023年以来,JD.COM的高管开始了新的离职浪潮,与以往两次相比,京东离职的高管更加“老”。
2023年前离开JD.COM的25位高管中,有5位在2010年前加入公司。2023年后辞职的8位高管中,有4位在2010年前加入公司,其他在JD.COM工作了10多年。
与以往的战争相比,JD.COM近年来面临的行业形势更加严峻。这不仅是因为同行的低价心智赢得了人们的心,也是因为整个消费市场已经过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根据2023年4月高盛发布的《2023年全球电子商务手册》,京东2022年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率为6%,远低于前三年约25%的增长率;用户数达到5.92亿,但在过去的三年里,客户增长率从30%下降到仅4%。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紧随其后,用户数接近9亿。
2023年“618”促销前夕,京东突然在财务报告中宣布,49岁的集团首席执行官徐磊将于6月退休。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整个京东系统掀起了新一轮的高管辞职潮:京东物流首席执行官余瑞、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晓松、零售技术研发数据中心负责人、集团副总裁严伟鹏辞职。
徐雷的接班人许冉曾经是京东的CFO,与徐雷相比,金融出身的许冉和刘强东更互补,善于“管好钱”。
JD.COM的现任管理团队更年轻:除了上面提到的许冉和张健,JD.COM集团首席财务官单苏于2021年加入JD.COM,2018年首席合规官何成锋加入JD.COM、JD.COM物流CEO胡伟、JD.COM数学CEO李娅云两位80后,在JD.COM工作了十几年。
从一览商业的角度来看,“老人”的陆续离开,与京东集团的战略变化无关。
毕竟,刘强东对JD.COM的控制已经深入到毛细管理中。80%的股东会投票权,各CEO的管理,一手跟进的管培生制度,都是刘强东控制公司的手段。在这个前提下,刘强东不仅需要能够跟随他的“兄弟”,更需要能够不断迎合市场变化的“兄弟”。
此外,JD.COM近年来不断实施的低成本战略在实施层面并不容易。从商业模式来看,以直销为核心竞争力的JD.COM,要想降低价格,就必须从上游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就要求JD.COM运营成本更低,运营效率更高。
所以JD.COM离不开“老人”,“老人”不再适合JD.COM。曾经推动JD.COM崛起的老一辈高管纷纷离开,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代表着JD.COM正在通过人才流动适应新的方向。商战未来的主角属于下一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