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功夫雕刻,老小区“软硬治理”展新颜
编者按:近年来,徐汇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围绕“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的总体部署,全力推进“三旧”、“三新”住房改造,成功打造了一批重点改善区域和重点项目。在“新”发展的道路上,老小区如何焕发青春?如何不断提高徐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外貌?“城市逆生长”系列报道由区融媒体中心和区房管局联合推出,为居民读者解读其中的奥秘。
一座建于徐汇区斜土路街道, 1998 2008年的社区——樟树花园。毗邻肇嘉邈路,东北靠近嘉善路地铁站,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樟树花园逐渐显示出衰老、公共设施老化、院墙开裂、建筑挑檐脱落等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一场“刺绣”的精细化改造。
区房管局将其纳入徐汇区旧房改造工程,成为综合社区治理和综合更新的示范工程。
小区整修后
民意第一,处理居民关心。
樟花园的改造不是一个简单的改造项目,而是根植于居民的实际需求。“樟花园的大多数居民在社区建成之初就住在这里,他们对社区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次改造一直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积极倾听居民需求,充分发挥社区行业委员会、居委会等基层社区治理力量,听取居民意见,并进行相应改造。
小区主入口改造前
小区主入口围墙改造后,
主入口垃圾箱房改造后
比如在小区入口安装智能门禁系统,提高了小区的安全防护能力;内部主通道兼具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功能,改为彩色沥青路面,改进相关指导标志;小区公共区域以防滑花岗岩为主,每个单元入口通过缓坡连接,完成内部无障碍通行。此外,小区内的非机动车棚也进行了升级改造,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小区内围墙改造前
小区内围墙改造后(相邻地块角度)
改造项目还对小区内的居住建筑进行屋顶、立面和公共走廊的改造;整改场地内架空线;优化小区进出口和院墙;整体营造小区内部环境,改善休闲健身场所;改进垃圾房、非机动车棚等附属设施,完善配套设施;同时实施梯子全覆盖,为小区提供“健康、多彩、科普、和谐、宜居”的环境。
设计结合建筑特色,因时制宜。
区房管局在香樟苑外立面整修工作中,充分考虑了建筑本身的特点,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居民自发设计 logo 施工前
居民自发设计 logo 安装后
设计保留了目前外墙瓷砖的质感,更换了空鼓损坏的瓷砖,整体清洗后,薄涂了与电梯颜色相近的云灰色涂料。征得居民一致同意后,将防护窗等立面附属物拆除,将空调外机移至横平竖直位置,统一增加空调罩。整体拆除重新设计了存在安全隐患、方法过于繁琐的屋顶檐口线条,并在电梯上部区域增加了居民自发设计的“樟花园” logo,建立一个整洁有序、简洁优雅、新旧融合的住宅立面。
综合更新,城市与社区的联系
樟园的改造并不局限于社区内部,而是从城市的角度,重视社区形象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肇嘉邈路到社区的主入口,1 单元的北立面成为社区的第一印象。因此,区房管局会同区绿容局、斜土街道等。,整合设计和改造外部路面、停车位划线、院墙等。,使社区的更新效果与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小区内环境改造前
小区内环境改造后
小区内的三棵樟树作为“樟花园”,自然成为景观塑造的核心。在装修过程中,区房管局将弧形景观椅与树池一体化设计,增强了独特的休息场所。同时,景观石和多样化树种的运用创造了最终的景观,形成了空间的视觉焦点。
如今,当你走进樟树花园时,树木掩映,鲜花盛开,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花园里。居民们在这里散步、聊天、休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社区的和谐。樟树花园的改造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探索了一条“刺绣”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区房管局表示,樟园的成功经验为徐汇区“三旧”变“三新”中的综合社区治理和一体化更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发——“只要用心‘刺绣’,老旧社区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活力。”
相关链接:
以 “加减乘除” 精彩的笔,画出共享街区新画卷|城市逆生长
长相↑品质↑面部区域的“高个子”有了新的面貌。|城市逆生长
重绘万体馆周边住宅小区天际线。|城市逆生长
该社区实现了全要素整修和全覆盖加梯。|城市逆生长
稿件:区房管局
记者:杨宜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