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这样的手机信号没有!上海的2G网络要关闭了吗?官方明确→

01-11 09:21

当今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广泛普及


按键大,功能简单,没有游戏。


学生机器,老人机器


仍有一定的客户群体。


一些使用寿命较长的手机


仅支持2G网络


最近有很多市民反映


在上海有很多地方


2G网络信号有时无时无时无时。


影响通话



5G时代,为什么还有人?


使用落后的2G网络


在5G时代,仍然有一些客户在网上购买功能机,双卡双待,待机时间长,声音响,字体按钮大...从评价数量来看,这些老人机和学生机一个商品链接一个月能卖几百台,非常受欢迎。



前几天,奚先生在TikTok买了一台老人机,他对翻盖接电话感兴趣。拿到后发现这款功能机只支持2G网络,商家没有提前通知。新机器打不通电话,让他近70岁的时候有点生气。他宁愿花100多元“浪费水”,也不愿退货。


在Tiktok商城搜索可以发现,确实有手机销售只支持2G网络。比如Tiktok商城诺基亚旗店销售的一款手机,图片上没有明确标注,只是商品名称中写着“诺基亚105-2G手机”,不仔细观察很容易被忽略。



评论里有客户留言抱怨说,有时候电话打得通,有时候打不通,还要自己查询网络是否覆盖,想补差价也无法更换。


在线下,大多数商场和街边商店销售智能直板机。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环龙手机商城,2楼的一家商店设置了一个专柜来销售老人机。店主说上海2G网络信号差,基本不能用。目前他们卖的老人机已经升级为4G全网通。



“对于老年人来说,网上卖40-50元的手机是买不到的,没有互联网。虽然我们100多元,但信号特别好。”店主说。


几年前,2G手机和4G手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记者走访发现,4G老年手机的价格已经下降到几百元,与2G手机的价格相差不大。市民在购买时,应注意新机是否支持4G全网通,以便后续使用。


2025年上海2G完全退网?


2G手机还能用多久?


此前,网上有传言称,2025年将完成上海移动2G网络退网。记者从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在徐汇、闵行的一些地区,很多市民有时会发现2G网络信号不见了,无法接听和打电话。


如今只有中国移动


2G网络服务在上海提供


一家移动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说


目前还没有收到关闭2G网络的通知


假如信号不好,可以换手机。


10086客服人员也表示


目前上海可以使用2G网络。


市民管先生说,虽然客服说2G没有退网,但实际情况是电话打不通。“基本上没有人能打通我的电话,他们已经不修设备了。”



必须退出2G/3G网络吗?


官方明确


几个月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回答网友关于保护旧手机用户基本通信功能的建议时强调,2G/3G退出网络是移动通信网络更新的必然选择,但移动通信退出网络并不是简单的“退出”。退出网络前,需要完善客户保障措施,全面保护用户权益。


上述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板上建议,中国大量群体仍在使用旧手机、按键手机等电子产品。然而,自国家大力发展5G以来,一些国家的基础通信运营商以网络升级的名义非法使用2G。、3G、关闭4G基础通信信号基站,导致大量上述客户手机无法接通电话,希望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我国具体情况进行统筹规划,确保上述人群基本通信功能,新通信技术由浅入深发展,保持基本通信技术的正常运行。


对于这一点,工信部回复如下:


自2019年6月我部颁发5G牌照以来,中国5G商业正式商业化。中国移动通信进入2G、3G、4G、五G“四代同堂”阶段。


首先,2G/3G退网是移动通信网络更新的必然选择,也是目前国际上的主要做法。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00多家运营商实施了2G/3G退网,在4G/5G的部署中使用了2G/3G腾退的次数。在5G中使用有限的频率资源和网络资源、随着4G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有利于整体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提高我国网络运营效率。同时,目前大部分都是全网通手机,需要支持所有六个标准和十几个频段。退出网络也可以降低手机的复杂性,有助于提高手机的效率,降低移动终端的成本。


第二,移动通信退网不是简单的“说退就退”。退网前需要完善客户保障措施,在全面保护用户权益的前提下。企业要提前规划和通知,必须有用户保障措施和完善的客户善后计划,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更强的业务能力和更好的服务质量,才能“愿意退”用户。、创造条件的“乐于退”。


对于下一步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考虑到移动通信退网涉及用户多、社会影响大,需要统筹规划、合理推进,充分发挥市场决策作用,加强企业主体责任,电信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退网计划,及时启用2G退网工作,做好舆论引导、客户善后、关闭基站、停止服务、腾退资源、办理注销许可证等工作。我们部下按照法律法规推进和保护用户权益。


原标题:“这类手机信号有时没有!上海的2G网络要关闭了吗?官方明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