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iPhone专业版 17首次在印度开发,高档车型仍在中国进行。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将首次尝试在印度工厂进行iPhone。 17专业版的初期R&D和制造。这不仅反映了苹果在供应链多样化方面的新进展,也展示了他们对印度工程师团队的信心。
据苹果辞职和在职人员介绍,这一环节是产品研发中最具挑战性和能耗最大的部分,内部称为“新产品介绍”。它涉及iPhone设计和材料调整,以及设备类型和制造工艺的实验,旨在确保数百万个iPhone每天在不同的地方生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缺陷。这项工作通常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进行。
由于大规模生产的困难,苹果有时会推迟产品发布,甚至取消整个项目。虽然iPhone 17 这种更复杂的Pro机型的开发仍然将在中国进行,但是低端iPhone 在富士康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工厂里,17(内部号V57)的开发工作已经悄然进行。
如果进展顺利,苹果将在明年夏天之前敲定iPhone 17印度生产流程,并在中国郑州等二线工厂复制此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在郑州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iPhone工厂。
现在,苹果在印度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据知情人士透露,iPhone 17已进入苹果所谓“原型1”的初始开发阶段。在这个阶段,富士康将尝试不同的设备和供应商在一条生产线上的组合,生产1000多台iPhone,以检验印度工程师团队是否能够达到苹果总部初始原型机的质量标准。
印度战略布局
早在2017年,苹果就涉足印度市场,试图组装旧iPhone,主要是为了避免印度对中国制造设备征收的高额进口税,从而使iPhone对印度消费者来说更加便宜。然而,当时iPhone的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而不是印度制造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开始在印度生产更新更高端的iPhone,甚至成功说服了一些零部件供应商在印度设立工厂。
这一切的背后,是印度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截至今年3月,苹果在印度市场的收入已经飙升33%,达到约80亿美元,其中iPhone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一半。苹果今年开始在印度生产iPhone 全部4款新机型,全球同步销售,与iPhone在其它地区的发布日期相当。
与此同时,印度塔塔集团也在逐步成为iPhone的主要组装商,并在过去的一年里进行了多项重大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富士康还在班加罗尔建造了仅次于郑州的第二大iPhone工厂,而iPhone 班加罗尔已经悄然开展了17项开发工作。
然而,苹果在印度的iPhone生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苹果员工、离职员工和供应链人士透露,印度制造iPhone及其零部件的不良率远高于中国,部分原因是当地工程师经验不足。例如,塔塔在iPhone金属框架的生产外观上遇到了许多挑战。
另外,印度的iPhone工厂也曾因工资不足、工作条件极端等问题而引发骚乱。最近,由于安全和操作流程的疏忽,印度组装iPhone及其零部件厂也发生了火灾,进一步扰乱了生产。
分析人士和熟悉苹果在印度供应链的人士表示,苹果的长期目标是将iPhone的一半工厂产能转移到中国。但考虑到苹果每年生产2亿多部iPhone,印度目前每年只能生产3000万部左右,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越来越少的新型设计改进越来越少。
苹果之所以决定在印度开发iPhone 17,是因为这款机型的设计变化不大,也不会像iPhone那样。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内部号码像V53和V54一样复杂。这些高端车型包括更精密的部件,富士康和立讯精密负责在中国继续研发。
过去,中国工厂一直在学习如何生产新iPhone,每一款新机型的研发都会指定一个特定的地点和供应商。例如,今年iPhone的专业版 在富士康深圳观澜工厂肩上,苹果和富士康的工程师花了9个月的时间,最终敲定了设计和制造流程,为大规模生产铺平了道路。
流程确认后,苹果的生产合作伙伴会根据这些蓝图,快速复制印度和中国二线工厂的数十条生产线,确保大规模生产可以在8月iPhone秋季发布会前启动。
苹果选择率先在印度开发新iPhone,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据苹果在职员工和离职员工介绍,该公司的工程师已经意识到,尽快在大规模生产的最后开始iPhone研发,对提高当地工程师的能力大有裨益。
此外,将R&D工作转移到印度可以降低苹果及其合作伙伴的成本,因为与中国相比,印度的运营成本更便宜。对于像富士康这样的制造合作伙伴来说,新iPhone的R&D成本一直很高,他们通常需要提前投入资金,以换取更多的订单和更高的收入。
本文来源于“腾讯科技”,作者:金鹿,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